八斗子
八斗子早期為凱達格蘭族的一個聚落,八斗一名應是凱達格蘭語“PADAW” 的音譯﹔是女巫居住之地的意思。
1770年代漢人開始移民進入北台灣,大部份靠捕魚為生,八斗子以杜姓居多;故有八斗子杜,三貂吳,水尾許之言。
1.地區特色:
八斗子原本是台灣北部離島之一,日領時期為興建北部火力\發電廠而將原來海溝填平造成如今的半島。北端臨海面由潮間帶直接拉高海拔最高點至108米最低60米。
七斗子山是欣賞北部海岸線最佳景點之一,北望基隆嶼,在天氣晴朗時也可望見北方三島;山腳右下則是潮境公園。往東基隆山、蕃子澳漁港,西脁野柳岬、龜吼外木山等漁港,基隆港,和平島,八尺門、碧砂漁港;再往西南八斗子漁港、八斗子社區就在腳底。由於面臨東北向,常年受到東北季風及海蝕影響形成高聳的單面山形勢;忘憂谷就 位於這一列峭壁山谷內,因此形成特殊的植物相。迎風面是風衝矮林,背風面則高直挺拔,厚葉石斑木、印度鞭藤就長在這裡。漁村建築依山勢地形錯落有緻,初期以咾咕石為主要建材;聚落在山麓背風處,面向海灣天際線一致;完全展現當時人和人之間的和諧和建築倫理觀念。
在不到一千公尺的八斗街就有三座土地公廟,其中“福清宮”主祀土地公為全台三座清朝勒封戴宰相帽的土地爺爺之一,香火鼎盛,和“度天宮媽祖廟”、“八斗仔公”同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