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ornis zantholeuca griseiloris (Stresemann, 1923) 綠畫眉

物種學名: 
Erpornis zantholeuca griseiloris (Stresemann, 1923)>>前往臺灣生命大百科
物種中名: 
綠畫眉
隱藏 生命大百科物種資訊
作者: 
顏重威, 劉小如
來源: 
臺灣鳥類誌
描述: 
雌雄鳥同色。頭部冠羽略長,有時可豎起,體背面包括翼、尾一致為橄欖綠色。初級和次級飛羽外瓣黃綠色,內瓣黑褐色。體腹面和頸側灰白色,尾下覆羽鮮黃綠色。上喙黑褐色,下喙肉色,跗蹠肉紅色。
保育: 
綠鳳鶥在台灣的種群數量雖不及冠羽鳳鶥普遍,但在山林裡仍不難發現。目前無生存危機。
行為: 
常成小群活躍於樹梢或灌叢的上層,有時也見與其它小鳥如繡眼雀鶥、紅頭穗鶥等混群活動。其體色與樹葉近似,觀察不易。性活潑好動,穿梭於樹枝間迅速敏捷。鳴聲嘹亮、婉囀而悅耳。
外觀相似性: 
過去曾歸於 Yuhina 或 Stachyris 屬之下,但分子生物學研究證明與此二屬均無親緣關係存在,所以另立一屬。2011年 Clements 6.6 版世界鳥類名錄將本屬移至鶯雀科 (Vireonidae)。Dickinson (2003) 將本種分為8亞種:E. z. zantholeuca Blyth, 1844E. z. tyrannulus (Swinhoe, 1870)E. z. griseiloris (Stresemann, 1923)E. z. sordida (Robinson & Kloss,1919)E. z. canescens Delacour & Jabouille, 1928E. z. interposita (E. Hartert,1917)E. z. saani Chasen, 1939E. z. brunnescens (Sharpe, 1876)台灣亞種為 E. z. griseiloris (Stresemann,1923)
備註: 
zantholeuca 是希臘文 xanthos「黃色的」和 leukos「白色的」之合併字。
棲地: 
棲息於自丘陵地至中海拔山區1,500m 的闊葉樹林和次生林中
分布: 
分布於喜馬拉雅東部、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洲、中國西南部、華南、海南島及台灣。台灣於全島各地林區可見。
遷徙: 
綠鳳鶥在台灣為不普遍的留鳥。冬季有向下遷移現象 (Hachisuka & Udagawa 1951)。
攝食策略: 
雜食性。以鱗翅目、鞘翅目的幼蟲、蜘蛛為主,也兼食樹木的種子。
繁衍: 
台灣尚無繁殖的完整觀察紀錄。
授權條款: 
licence:by-nc-sa

調查紀錄

物種調查記錄共 1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