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cupica nigricollis Paykull, 1807 黑領椋鳥

物種學名: 
Gracupica nigricollis Paykull, 1807>>前往臺灣生命大百科
物種中名: 
黑領椋鳥
隱藏 生命大百科物種資訊
作者: 
林文宏, 方偉宏
來源: 
臺灣鳥類誌
描述: 
體長約 28cm。雌雄鳥同型。頭白色,眼周圍有一小塊鮮黃色裸皮,眼後呈箭矢形。胸及頸黑色,環繞形成一圈寬黑帶。背部深褐色,翼上覆羽有白斑。尾黑褐色,末端白色,越外側尾羽白色越寬。腹部白色。尾下覆羽白色。未成鳥頭頸淺褐色,背部褐色,無黑頸。眼暗褐色。喙黑色。腳黃灰色。
保育: 
黑領椋鳥最早於 1974 年在台北五股記錄到 (Blackshaw 1978),當時只有1隻,紀錄者Blackshaw 認為是籠鳥逸出。爾後根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資料庫顯示,1995 年以前全台僅有極零星的紀錄,但1995年起台灣各處的紀錄激增,1998 年在台北士林區發現築巢紀錄,1999 年南投也發現幼鳥,此後繁殖的紀錄漸增。本種目前的族群仍侷限在台北及西部平原等有限的地點,且族群拓展不若家八哥、爪哇八哥等迅速,產生的外來種衝擊尚無八哥類嚴重。但為預防可能的危害,農委會已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於 2008 年執行控制監測計畫,在某些樣區進行誘捕移除。雖然長久以來黑領椋鳥被認為與同屬椋鳥科的家八哥、爪哇八哥一樣,是人為引進的外來種,然而本種在福建及金門就有天然分布,不應該排除自然擴散來台的可能性。
保育狀態: 
在國內非保育類,國際上亦無特別保育措施。
行為: 
終年成對活動,也會群集成多達40隻的小群活動,於地面覓食與活動,成群停棲於樹上休息。生活在都市內者常停棲至高樓樓頂,生活在河川者會在紅樹林內休息。雖然非常適應人類環境,但具高度警戒性,對於可疑人類的接近會迅速飛離,飛行迅捷成直線。略粗啞而響亮的複合囀音,如「cheewe-chee chee-we-chee」。經訓練後亦可模仿人語。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台灣所見者不論其原始來源是人為自華南或中南半島引進的外來種,或由華南天然遷入的擴散族群,皆屬同種。有些作者基於形態及行為上的差異,倡議將本種自 Sturnus 屬分離出來,另置於Gracupica 屬,如 Clements (2007) 等;Zuccon等 (2008) 經由分子生物學技術重新檢視歐亞洲椋鳥科鳥類的親緣關係後亦支持此看法。
備註: 
Sturnus 拉丁文意指「椋鳥」。nigri 拉丁文意指「黑色的」;collis 拉丁文意指「頸部」。學名全意為「黑頸的椋鳥」。
棲地: 
棲息於平原開闊裸地、草地、農地、河川地、都市內的公園綠地、大馬路的草地分隔島等。
分布: 
分布於華南、緬甸、泰國、中南半島。台灣分布於西部平原各大都市近郊,尤以台北縣市及高雄縣市最多。東部尚無分布
遷徙: 
黑領椋鳥在台灣為不普遍的留鳥,無長距離遷移現象。
攝食策略: 
雜食性,以地面的昆蟲、蚯蚓、蝸牛、草籽、穀物、果實等為食。在地面走動覓食,偶爾在樹上拾取果實。
繁衍: 
營樹巢於高樹上,也會利用人工建物的高處作為巢位,在台北縣有利用停置於河川地的吊車頂築巢的案例。在香港於4至8月間繁殖,在台灣於5至6月間繁殖。巢為雜亂粗糙的橫圓壺形,由枯草梗、芒草組成,開口在側端。每窩育2雛,親鳥共同築巢、孵卵、育雛。
授權條款: 
licence:by-nc-sa

調查紀錄

物種調查記錄共 1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