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osuthora webbiana bulomacha (Swinhoe, 1866) 粉紅鸚嘴

物種學名: 
Sinosuthora webbiana bulomacha (Swinhoe, 1866)>>前往臺灣生命大百科
物種中名: 
粉紅鸚嘴
隱藏 生命大百科物種資訊
作者: 
顏重威, 劉小如
來源: 
臺灣鳥類誌
描述: 
雌雄鳥外形相同。頭圓大,翼型圓短,尾中等長度。頭頂、後頸及上背栗紅色,無眉斑。喙暗褐色,尖端骨色。體背與翼的覆羽橄欖褐色,初級飛羽和尾羽暗栗褐色,喉和胸淺酒紅色,腹部淡黃褐色。跗蹠與趾灰紅色。
保育: 
棕頭鴉雀在世界上其它地區各亞種的數量均相當普遍,國際鳥盟將其歸於不需要採取保育行動的等級。
保育狀態: 
棕頭鴉雀在台灣的數量很普遍,未被列入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鳥種名錄。
行為: 
社會性極強,體型小且動作靈巧,很少做長距離飛行,穿越植物間比較寬廣的空隙時,在前方移動的個體會等待後方個體到達,然後一起急速穿越空地。移動時通常非常吵雜,除吱喳聲外也會發出結群的叫聲 (見鳴叫聲)。通常鳥群中大部分個體屬於同一家族,成員有核心份子及邊緣份子兩類,核心份子通常很穩定,邊緣份子在兩鳥群相遇而且混群之後,少數有時會更換到另一群,當兩群再度相遇時,有些邊緣份子又會換回原群,或者進一步換到更遠的群體。成群活動時,常會一面移動一面發出「吱吱喳喳」的嘈雜聲以及清脆的「嗶、嗶、嗶」聲互相聯繫,或者當單隻個體發現與鳥群有距離時,常會大聲以此種鳴聲呼叫。覓食時常會大聲吱吱喳喳的鳴叫,另有一種非常小聲、人耳幾乎聽不到的吱喳聲,也會在覓食時發出。求偶叫聲的音頻可能高於人的聽力範圍,因為筆者在繁殖季初期曾見雄鳥站在枝頭對著雌鳥嘴喙開闔,但聽不見任何聲音,喙部停止開闔後,雄鳥追隨在雌鳥身後飛走。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9個亞種,除 P. w. bulomachus 是台灣特有亞種外,其它亞種條列如下:P. w. mantschuricus 分布於中國東北部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南部。P. w. fulvicauda 分布於中國河北東北部、河南北部以及朝鮮半島。P. w. webbianus 分布於中國江蘇南部與浙江北部。P. w. suffuses 分布於中國甘肅與山西兩省的南部到廣東、福建。P. w. ganluoensis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南部甘洛亞地區。P. w. alphonsianus 分布於中國四川西部。P. w. stresemanni 分布於中國貴州。P. w. yunnanensis 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與東南部及越南西北部。
備註: 
Paradoxos 是奇怪的意思,ornis 指一隻鳥。表示本種是奇怪的鳥。webbianus 是紀念植物學家、地誌學者及採集者 Philip Barker Webb(1793 -1845)。
棲地: 
會成群棲息於次生林、灌叢、草叢及蘆葦等環境中,尤其喜歡在枝條濃密處活動。
分布: 
廣泛分布於亞洲的中部、東部、東北部、東南部,還有中國西南方及越南一帶。台灣的分布十分廣泛,平地至高山的次生林、灌叢、草生地或濕地中都可能出現。
遷徙: 
棕頭鴉雀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也是台灣特有亞種。
攝食策略: 
多以昆蟲、漿果及植物種子為食,冬季食物少時也會剝開堅硬的草莖,啄食隱藏在內部的昆蟲。
繁衍: 
成對繁殖,同一對成鳥可能配對數年。巢呈深碗型,多築在相當密的枝葉間或懸掛在藤蔓上,距地高度不等,可低於2m,有些則高於8m,高度顯然與當地枝條結構與巢位隱密度有關。一窩產5枚卵,淡藍色無斑紋。親鳥輪流孵卵,孵卵期約10天,幼鳥約12天離巢。幼鳥的舌頭呈橘黃色,基部有兩個黑點,上喙內側基部另有兩個黑點。本種在低海拔的繁殖成功率可能不高,幼鳥的掠食者以蛇類為主,但松鼠、蜥蜴、鼠類都有可能是幼鳥的天敵。
授權條款: 
licence:by-nc-sa

調查紀錄

物種調查記錄共 2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