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diopsar sericeus (J. F. Gmelin, 1788) 絲光椋鳥

物種學名: 
Spodiopsar sericeus (J. F. Gmelin, 1788)>>前往臺灣生命大百科
物種中名: 
絲光椋鳥
隱藏 生命大百科物種資訊
作者: 
林文宏, 方偉宏
來源: 
臺灣鳥類誌
描述: 
體長約 24cm。雌雄鳥近似。雄鳥頭部淡橙黃色,背部淡灰紫色,近頸部顏色較深,形成略似頸圈。腰、尾上覆羽灰色,尾黑色有綠色光澤。翼黑色有綠色光澤,初級飛羽基部有一小塊白斑,飛行時較明顯。喉米白色,下胸及腹部淡灰紫色,尾下覆羽白色。雌鳥的翼與尾同雄鳥的黑綠色,其餘大致為灰褐色,無雄鳥的紫色,頭部及身軀間羽色近似,未形成頸圈。眼暗紅色,喙紅色,尖端黑色,腳橙紅色。
保育: 
絲光椋鳥於 1980 年代開始出現於台灣時,數量稀少,僅偶爾在灰椋鳥群中見到 1、2隻。爾後其發現紀錄逐漸增多,而且鳥群的規模也漸增,經常可達數十隻,近年在少數特定地區經常有數百隻的群集,例如苗栗縣竹南。無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
保育狀態: 
在國內非保育類,國際上亦無特別的保育措施。
行為: 
經常成群共同活動,從數隻的小群至上百隻的大群皆可見,有時會與灰椋鳥共域出現。多個音組成連貫囀鳴,清晰而悅耳。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Zuccon 等(2008) 經由分子生物學技術重新檢視歐亞洲椋鳥科鳥類的親緣關係後,倡議將本種自 Sturnus屬分離出來,另置於 Spodiopsar 屬。
備註: 
Sturnus 拉丁文意指「椋鳥」。sericeus 拉丁文意指「絲綢的」。學名全意為「如絲綢般的椋鳥」。
棲地: 
以近海的開闊農地、濕地周遭為主要棲地。
分布: 
分布於中國東部、南部。少數度冬於越南北部、台灣、琉球群島南部。台灣分布於全島近海的平原地帶。澎湖、蘭嶼及龜山島亦有紀錄。
遷徙: 
絲光椋鳥在台灣為不普遍的冬候鳥,於 11月至 4 月間可見。在分布地多數族群為留鳥,僅少數遷移南方度冬。
攝食策略: 
在地面覓食,停棲於樹林的枝頭休息。以昆蟲及其幼蟲與蛹等為主食,也取食蚯蚓、穀物、果實、草籽等。主要在地面行走覓食。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授權條款: 
licence:by-nc-sa

調查紀錄

物種調查記錄共 1 筆